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青春奉献家乡 情怀筑梦村庄——记云南省“百名好支书”宰发令
  • 发布日期:2020-08-17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2607

宰发令给干部群众讲党课.jpg

宰发令给干部群众讲党课 

宰发令,宣威市杨柳镇克基村党总支书记,今年38岁,是宣威市年轻的“老支书”代表,22岁任村委会主任,25岁书记主任一肩挑。克基村现有2729户9166人,占杨柳镇五分之一,建档立卡贫困户643户2439人,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超过部分村委会的总人口。2004年前的克基村是杨柳镇人口最多、工作最难开展、矛盾最复杂的村,在青年宰发令的带领下,经过16年筚路蓝缕的艰苦努力,发展成为村美民富的文明村。

宰发令和工人一起安装路灯.jpg

宰发令和工人一起安装路灯

公心为主,他是一名姓公为公的好书记

宰发令常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他在来村上工作之前是办砖厂的,典型的“土老板”。原来村上的干部打架,少数群众喝酒后还会到村上砸门打窗子刷“存在感”,干群关系非常紧张,村子得不到发展。这在不少人眼里纯属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但是在宰发令看来却是忧心如焚,他觉得村子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糟糕,必须有人站出来带领村庄和群众向好的方向发展。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抱着“为家乡和父老乡亲做点事”的公心和初心来到村上工作。宰发令上任后做的最快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对不讲公心、不讲原则、不讲道德,有什么好处只会往自己身上揽,照顾亲朋好友的现象进行“一刀切”。从小到评选低保户、贫困户,大到铺路搭桥的所有事情的都要组织群众公开评议,共同商讨。他带头做到公平公正、不贪不占、不优亲厚友,同时监督村组干部一样做到公平公正、不优亲厚友,切实为老百姓主持公平正义,逐步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他不但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宰发令亲妹子家的孩子得了白血病,辗转昆明、北京进行两次骨髓移植,花了200多万元医药费,如果享受低保,可以多报销很大一部分,但是他的妹妹不符合低保条件,宰发令宁愿自己出钱帮助他的妹妹,也坚持不用低保政策照顾她家。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公平公正公开成了克基村的名片,也成了宰发令书记的“标签”。

 

主业为上,他是一名抓党强党的好书记

作为村党总支书记,宰发令在抓党建工作上着实有一套。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支部书记不抓党建就是不务正业,这是各级领导经常和我们说的。”他认为:“抓党建就是要抓思想、抓队伍,把村组干部和党员的思想统一到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敲锣打鼓地跟着组织干,这是很关键的。更关键的是自己不能滑头滑脑,要亲自干、带着干。”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干的,无论是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四个规范、五项制度,还是三个组织化、三联三争和三治融合的工作,都亲自带着干,自己不懂的就上网查、请教人。他听说哪个人有个好点子,对党建工作有研究、有想法,就去请教;听说哪个村子有特色、有亮点、有好做法,就自己开着车去学习研究,然后结合克基村实际开展党建工作。克基村是宣威第一家使用腾讯为村网络平台开展“为村党建、为村服务、为村治理”党建工作的村(社区),切实做到村事动态“一机浏览、一掌可控”,高效便捷地助推党建、脱贫攻坚和人居环境等工作。

 

用人为要,他是一名识人用人的好书记

古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村上的事情是千头万绪的,靠一个两个是干不好的。而在识人用人上,宰发令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想方设法把村里红白喜事当总管的人请来当支部书记、小组长、或者村民代表,也就是把群众中最公认、有威望的人找到村上来干事、来管人。同时把总支委员用作村干部,兼任村“几大员”,哪个人适合管哪块事,明确分工到人,坚决杜绝“滑委员”。另外,他在发现和培养年轻后备干部方面也是一个典型的“鬼机灵”。为解决村组干部青黄不接、电脑不熟、业务不精等问题。他时常关注返乡回来和嫁进来的有本事、有能力的人,特别是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和有学识的致富带头,多次上门跟他们沟通交流,想方设法吸纳到村上来干事。比如克基村的和汝莲同志,大学本科文凭,傈僳族,从丽江嫁到克基村。得知信息后,宰发令就带着村干部把她找到村上当信息员。人年轻、学历高、政策熟、业务精,很快就成为业务能手,经过多次培养考察,村党总支把和汝莲逐步培养入党,现在担任小支部书记、民政信息员,已经成为村上扎实的业务骨干和模范支部书记。

 

干事为本,他是一名敢想敢干的好书记

  俗话说:“支起砧板切菜,说干就干”。这是宰发令的风格,也是克基村的干事风格。凡是有利于村庄发展的、凡是有利于群众的政策和项目,宰发令都带着村组干部全力争取。比如,从小处说,克基村村委会前面有一条大破沟,为了解决群众赶乡街和村庄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宰发令带着村组干部拿出愚公移山、填沟建村的精神,打起了30多米高的挡墙,从2公里外拉一座山15万立方的土来填,新建住房120套,新修大街2条,变废为宝,破沟变新村,圆了群众的赶街梦。刚开始很多人都质疑这个事情,甚至许多领导都觉得这是干不好,甚至干不了的,但是宰发令带着村组干部坚持不懈地用3年把这个事情做好了。从大处说,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最硬的骨头,2016年很多村因为征地难、工期紧、群众纠纷大而推三阻四,而宰发令认为这是造福群众的大事好事,哪怕褪掉几层皮,也要坚决拿下。说了就干,干就要干好,要让群众百分百满意,宰发令召集村组干部带着群众村村寨寨开群众会,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做群众工作,把址选好、把矛盾化解好、把困难解决好。新建了10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安置群众546户,让村里的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2015年以来,宰发令带着村组干部为克基村争取到财政项目资金支持1个多亿元,让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辣椒收购 (11)_wps图片.jpg

感情为魂,他是一名重情重义的好书记

老话说“将心比心,五两换半斤”。农村是个人情社会,干工作不但要用心用力,更要用情。宰发令作为一名总支书记,在村上干事,更是把“感情”这块工作拿捏得死死的,不但用心用情带村组干部,更是用心用情跟群众打交道。村组干部哪家有什么困难,比如娃娃读书、推荐打工,他都想办法找人帮助;村组干部有什么思想波动,他第一时间找到这个村组干部沟通、疏导,让他们干工作就像干自家的事情一样用心。克基村有个小组长家的孩子误入传销组织,宰发令知道后,经过多方打探,请派出所出的同志一起去山西传销组织窝点,从传销组织手里把这个小组长家孩子解救出来,个人支付了出行和食宿所有费用,并且不要这个小组长家一分钱。群众到克基村上反映的任何问题,宰发令都放在心上,尽力帮他们解决,解决不了的第一时间说明情况,有许多宰发令讲道理讲事实都无法说清楚的事情,他就想法设法找到反映问题群众信得过的人来做工作,把这个疙瘩解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正是宰发令16年的真心付出,换来了克基村组干部和群众的党群同心、守望相助。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克基村的党员干部总是冲锋在前,24小时坚守卡点阵地,村里很多群众义务参与值班,捐资捐物,仅仅克基村党员群众就为抗疫一线共捐资8.8万元,比部分乡(镇、街道)的总和还要多用,真心实意的支援疫区,团结了党员队伍,凝聚了民心民力。

 

(文/图:宣威市委组织部:陶  锐     杨柳镇:王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