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马龙区张安屯街道易地搬迁住上新房子 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 发布日期:2020-08-05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6458

马龙区张安屯街道办事处于2013年12月30日挂牌成立。街道办位于马龙区城东北部,驻地距马龙区城28公里,东与曲靖麒麟区接壤,南与马龙区鸡头村街道办事处相连,西与王家庄街道办事处为界,北与沾益区接壤。张安屯街道地处地壳海底运动形成的冲击沟地带,地形地貌破碎,土壤类型为紫红壤,盐碱度高,易板结。境内最低海拔1914米,最高海拔2222米,年平均气温14.8℃,无霜期246天,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

全街道国土总面积70.46平方公里,辖张安屯、小河、兔街、中屯、小屯5个社区居委会,24个居民小组。2017年末,全街道共有2596户10064人,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10003人,非农业人口61人,占总人口的6.08%;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232人,占总人口的2.31%(其中苗族115人,占少数民族的49.57%)。全年共出生149人,人口出生率为14.8‰;全年死亡91人,死亡率为9.1‰,自然增长率为5.7‰。

小塘尔坡居民小组隶属于小河社区,原居住位置地处小型浅层滑坡地段,距离办事处6公里,国土面积45公顷,全村共有居民42户168人。其中,地处滑坡断裂地带居民户33户142人。在滑坡地带居民户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77人,有随迁户15户65人。为切实解决好居民户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在上级部门及党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下,积极争取申报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项目于2016年8月项目立项批复,整合项目资金844.5万元,于2016年10月开工建设。项目安置区占地面积33亩,设计规划建房33套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项目于2017年12月20日项目竣工验收合格。2018年1月全部搬迁入住,2018年10月旧房全部拆除。2019年8月复绿复垦全部扫尾结束。2019年通过易地搬迁项目的实施实现了整村脱贫。

2018年前小塘尔坡旧村风貌

2018年小塘尔坡易地扶贫搬迁点新貌

小塘尔坡居民小组地处凹槽地带,四面环山、高山林立,在村内村外仅有地处河流的水田面积相对平整,但受地形及耕地保护红线等因素制约,选址建房用地出现了先天性的畸形。加之,山地几乎也没有超过4亩以上的平坦地势。选址建房选址是易地搬迁的难点更是痛点,也是多年了群众建房无地可批的一块“心病”。搬在哪里建?建在哪里安全?这些问题都是关系到群众搬迁后永续生存的问题,也是扶贫项目资金能否发挥扶贫效益的问题,也是解决好“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致富问题。只有优先考虑到、谋划到,才能确保搬迁工作的顺利推进,才能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在易地搬迁选址安置过程中,张安屯街道坚持“安全、宜居、宜业”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理念,在不占用基本农田保护的前提下,大胆动员搬迁群众依山而居、依山而建,在选址有了初定地点后,多次组织搬迁群众召开群众大会、群众代表会、党员会等形式,充分听取搬迁群众意见和建议后,并聘请了具有专业地质评估机构曲靖市岩石勘测有限公司对搬迁选址的地质进行了现场的勘查,并积极向林业主管部门办理了相关手续,办理了林勘调查报告等,为搬迁安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安置区规划建设用地共计33亩,涉及搬迁群众建设安置住房33套,户均建设房屋面积104.6平方米。在安置建房建设方式上,坚持 “集约土地、民主自愿、量力而行、统规自建”四个原则,结合群众居住及生产生活习惯,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采取“统规自建”模式,并聘请了马龙建筑设计院统一设计了房屋建设施工图、建设房屋风貌图、房屋结构图发放到农户手中按图施工,在符合建房地质构造的基础上,确定建房用地,统一场地平整、统一地基建造、统一进度、统一质量、统一外观、统一组织验收,并依法依规承办相关建房审批手续。在分配宅基地宗方式上,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两轮抽签定宗地的方式,一轮抽顺序号,二轮按顺序号抽宅基地宗地号方式进行,群众参与率、满意度极高。

为建设好易地搬迁安置项目,街道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街道办主任为第一副组长、街道副职及站所长为成员的易地搬迁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制度,并层层签订责任书,规范运作程序。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建设选址、规划、施工、监理、验收等手续完备齐全,区审计局全程跟踪并出具了审计报告。是项目建设采用统规自建方式,基础设施由中标单位施工建设,严格执行监理制度,全程负责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的监管。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工程维护修理队,5年内定期或不定期排查安全隐患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制定工作整改的措施,督促施工单位或搬迁户限期整改到位。

张安屯街道党员干部帮助搬迁户拆除旧房时搬运物资.png

小塘尔坡易地集中安置点严格落实易地搬迁配套设施的要求,在保障搬迁群众住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优化了搬迁安置点基础配套设施。在安置区配套建设了公共基础设施活动场所300余平方米;硬化建设室外活动场所20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200余平方米;安装太阳能照明设施路灯8盏;建设公厕1座;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座;建设后续产业生产用房(生猪养殖小区)户均分配1间25平方米,共计33件,825平方米。共享卫生室、卫生院个1所;共享中心校、完小个1所;共享农贸市场1个;共享周边商业销售各类门市40余个;共享务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公司带动务工就业3个;安置点至街道驻村小河集镇全程硬化混泥土路面4.5公里。建立健全“户分类—小组收集—街道转运和处理”的人居环境提升长效机制,村内聘请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保洁员,负责公共区域保洁,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让居民小组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

易地扶贫搬迁的根本目的是“挪穷窝、摘穷帽”,脱贫致富不是住房上新房子而是要过上好日子,过上好日子的关键在于有长期稳定的支撑产业发展。张安屯街道紧紧抓住产业这个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结合安置的点及街道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实际,不断扩张拉伸延长产业发展链,注重特色农业的培育,并以“三联三争三个组织化”为依托,组建成立了产业扶贫公司、新型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把产业从分散的、传统的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带动易地搬迁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在安置区规划好产业发展项目,积极组织指导搬迁户发展特色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种植优质水稻200亩(其中:滇优34品种100亩,滇杂49品种100亩);新增生态养殖稻田鱼100亩;新增小春种植蚕豆100亩,新增中药材附子种植100亩;新建生猪养殖小区1个,户均可利用25平方米养殖生猪及能繁母猪8头以上;专业合作社吸搬迁户在周边就业20人,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25人,实现有劳动能力搬迁户户均就业1人以上,实现有劳动力户户均掌握1项以上的非农实用技术及农业种养殖技术。同时,在产业扶贫资金投资产业收益后,按照收益资金使用性质和用途,优先分配、再分配收益资金用于易地搬迁群众公益岗位设置及爱心绿币超市带动无劳动能力户、弱劳动力户稳定增收。

盘活土地资源,挖潜内在潜力。按照国家、省、市、区易地扶贫搬迁的相关政策要求,严格按照易地扶贫搬迁签订的《建新拆旧协议》,2018年9月全面完成易地搬迁旧房拆除工作,其中,拆除大房子59间、小房子5间、烤房38间、厕所32个。在拆旧宅基地上,张安屯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做实做足土地利用的后半篇文章,制定了《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区实施方案和预算书》,拆旧后及时组织启动复绿复垦工作。拆旧地块的复垦闲置建设用地20.16亩,置换建设用地周转制表20.16亩耕地,用于种植玉米、烤烟、小麦等经济作物,每年可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余元。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改变“穷村”旧貌的局面,而是要开启新村新面貌、新村新生活的起点。在小塘尔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张安屯街道紧紧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主义价值观全力抓实社会领域现代化综合治理。紧紧依靠搬迁群众、发动搬迁群众,结合村情民情,制定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村规民约,规范约束不文明生活行为。创新传帮带机制体制,街道在易地扶贫搬迁点率先组建成立乡村振兴小分队,街道书记任包保组组长,部门负责人任村第一书记,社区书记任副书记,其他社区班子成员及村小组长为组员的攻坚小组,从多方面、多角度协助安置点抓实村务、产业、党建、就业等方面的管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着力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为促进小塘尔坡全面提升、全面发展,张安屯街道在小塘尔坡居民小组先行先试,率先开展“三治融合”示范村创建,进一步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人居环境提升、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法治保障,凝聚发展合力。2020年4月至今,街道在小塘尔坡建设党员活动室一个;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一个;建设村史及乡愁走廊一条;农家书屋一个;道德讲堂一个。街道坚持一室多用的原则,在农家书屋及道德讲堂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传习室、乡贤室、母亲学校、妇女之家、新思想大讲堂等功能室,各项文明实践活动有序开展,引领小塘尔坡群众感恩新时代、展现新风尚、建设新家园、实现新作为、争当好居民。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扶贫情深,幸福花开。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张安屯街道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正唱响一首首“精准扶贫”收官曲,正展现出一幅幅“新农村、新产业、新发展”的美丽画卷,攻坚拔寨正当时,喜笑颜开真脱贫。着眼当前,张安屯街道跨越发展之舟风帆正举;展望未来,张安屯街道全面建成小康蓝图锦绣万千!站在新时代、新起点的历史潮头,只争潮汐的勇气势不可挡,张安屯街道小塘尔坡易地搬迁群众定会“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致富感党恩”,定会靠勤劳致富的双手奋力续写小塘尔坡易地扶贫搬迁赶超跨越的新篇章。(通讯员:赵汝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