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干好事真能“当钱用”!陆良县“文明信贷”让荣誉可贷款,让有德者有得
  • 发布日期:2019-11-27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1723

IMG_8386_副本.jpg 

珠江网讯(记者 徐武)别人有难好人帮,好人有“难”谁来帮?2018年9月,陆良县率先在全省探索开展“以文明作担保,以道德作抵押”的道德信贷工作。截至目前,道德信贷共发放贷款294.25万元,让高尚品行与真金白银之间擦出了“火花”,让受人尊重的“道德荣誉”成为了让人致富的“发展资本”,实现了道德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杨自学是陆良县一名普通的农民,2012年的一个夜晚,他开着面包车往县城回家的路上偶遇一起交通肇事,车主身受重创头骨破裂,生命奄奄一息,他第一时间把车主送到了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待车主病情稳定便悄悄离开。一个月后,受伤的车主通过派出所找到了杨自学,从此,杨自学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荣誉——道德模范。

然而,道德模范也有犯难的时候。一直以来,想把小日子过得更好一些的杨自学,打算自主创业、发家致富,已经有了思路和计划的他却苦于没有资金,一筹莫展。正当杨自学犯难时,镇上农村商业银行的同志找到了他,告诉他县委政府正在开展道德信贷工作,可以以道德模范的身份进行无担保、低利率贷款,最高可贷30万元。杨自学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填了表。拿到贷款后,杨自学开了个洗车店、买了批土豆种进行种植。

“今年的土豆收成特别好,我家的经济收入比往年翻了一番,现在我们家的日子越来越富裕!”2019年11月26日,在陆良县举行的“文明信贷”新闻发布会上,杨自学高兴地向各级媒体介绍自己的经历。

IMG_8316_副本.jpg

为充分发挥金融在推动公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弘扬社会正气,激发社会新风,为担当者担当,给实干者实惠,让有德者有得,引导公民树立“好人好报、德者有得、信义无价”的良好风尚。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查研究中,陆良县委县政府结合群众需求,在前期“道德信贷”先行先试成功基础上的“提质扩面”,推出了“文明信贷”贷款机制,制定了《陆良县“文明信贷”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过构建量化评价体系,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优先评级授信、优化贷款程序、优先获得贷款、优惠贷款利率等举措,为道德充值、让好人增值,解决先进典型有“德”无“得”的窘境,纾解金融部门有“钱”怕“贷”的困境,契合人们对精神富裕与物质富足的双重需求,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情。

 《方案》明确,“文明信贷”的授信主体范围包括:经县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的文明家庭、优秀志愿者、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产业技术领军人才、文化名家、名医、教学名师、技能大师、优秀团员、三八红旗手、致富女能手、好婆婆、好媳妇等26类先进典型及个人。授信主体只需满足无违法违规记录、征信良好、有还款能力等7个条件,即可申请“文明信贷”。对符合授信条件的模范及先进典型,按照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偿债能力、贷款方式和风险可控原则合理确定,其中:采用信用方式的贷款最高额度为30万元,采用抵(质)押方式的按实际需求,贷款最高额度可按照陆良农村商业银行个人客户最高限额办理。信用贷款单笔最长期限不超过1年、担保方式的贷款期限最长为3年(上述合同均可签订3年期循环合同)。

《方案》还明确,当先进典型获得更高层级荣誉时,还将予以增信奖励;对长期合作,诚实守信的模范及先进典型适当提高授信额度。同时,银行信贷工作人员通过加强贷后管理,做好跟踪服务,对随意改变贷款用途的个人,立即取消其贷款资格,3年内不得申请享受信贷优惠政策。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陆良县农村商业银行现场为符合条件的10名先进典型代表举行了授信仪式,每人获授信20万元。

IMG_8323_副本.jpg

“‘文明信贷’不仅是对先进典型的一种充分肯定和认同,更是对社会价值的正确有效引导和激发。”陆良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洪亮表示,实施“文明信贷”,为担当者担当、给实干者实惠、让有德者有得,将激励更多的人崇德向善,让文明之花开遍爨乡大地,在全社会倡导形成“好人好报,德者有得,信义无价”的良好风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有效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