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叶新林换绿 花落地生香
  • 发布日期:2019-08-07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5598

近年来,沾益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守生态红线,修复生态环境,持续加强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家园、生态文化建设,为“珠江源头·生态沾益”添新绿,谱写一曲曲生态文明赞歌。

W020190806397286229974.jpg 

培绿护绿齐动手 

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沾益区委、区政府每季度召开会议听取“创森”汇报,解决创建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6次调研“创森”工作。区人大、区政协分别对“森林沾益”创建进行了12次(项)专题调研督查。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推进的原则,统筹城乡绿化一体发展,打造具有珠江源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努力建设生态、产业、文化共赢的“森林城市”。

利用护林员“版图化、网络化、信息化、可视化”管理系统,将全区239.8万亩森林资源划分为487个网格单元,每个护林员按照3000亩至5000亩面积划定管护区域,责任明确到山头地块,实行无缝管护。

政府投入为主,鼓励社会参与,调动社会各界造林绿化积极性,全区上下掀起义务植树新高潮,确保树“种得下、栽得活、长得美”。放宽政策,支持非公经济投资林业产业,政府在基础设施、贷款等方面给予扶持。

W020190806397286269900.jpg 

见缝插绿增绿荫 

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建设一批城市公园、道路和重要景观节点。西河国家湿地公园、玉林公园的建成开放,使“南游寥廓,北观玉林”的景观格局芳容初露。南盘江流域综合治理伏釜山段、老城片区段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城区32个建筑工地美化面积达8278平方米,对城区52个老旧小区进行了绿化改造。投资1400余万元,规划建设了庄家湾、凤来社区等8个小游园,构建了以市民需求为导向的“小、多、匀”公园绿地系统。广大市民开窗赏绿、出门入林的梦想已成为现实。

以“绿色乡镇、绿色村庄”为载体,绿化村庄40个种树55.2万株。西平街道彩云社区浑水塘居民小组筹集资金160余万元,在全村栽行道树400余株,建设小广场栽植绿化苗木960余株、种植地被植物1500平方米,87户农户房前屋后空地栽植庭院绿化树种2000余株,提升了村容村貌。播乐乡被认定为“森林乡镇”,光华社区和新龙社区被认定为“森林社区”,3个学校被认定为“森林校园”,炎方乡银杏庄园被认定为“森林庄园”,16个单位被认定为“森林细胞”。

开展生态公路建设和道路绿化提升工程。投资4800万元,绿化公路916公里。投入100余万元,打造养护示范路15条102公里。投资700万元,对高铁沿线沾益段面山及坡耕地2300亩进行植被恢复,在龙华、西平、金龙3个街道和白水镇高铁沿线种植核桃、大树杨梅、雪松1608亩。全区道路(含高速公路、铁路、公路)的林木绿化率达96.8%。

实施绿色屏障建设。完成退耕还林17.36万亩,确保退耕还林成果与全面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共赢相融合。投资6367万元对南盘江进行综合治理,河岸绿化率达100%。抓好海峰湿地生态恢复,退耕还湿5646亩,完成生态修复治理1万亩。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2.5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8.65%。投入100万元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人工造林2000亩。

保护绿色资源,严守生态红线。选择夏观花、秋赏果且具较高经济价值的天刺梨进行种植,投入100万元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人工造林2000亩建设项目,不断加大生态公益林、天然林、水源地的保护力度。深入开展乱砍滥伐林木、违法使用林地等违法行为专项清理整顿行动。近3年共查处各类破坏生态资源案件588件,罚款195.34万元,刑拘27人,全力保护绿色生态资源安全。

W020190806397286319416.jpg 

生态民生双推进 

深化集体林权改革,构建“评估、担保、收储、流转、贷款”五位一体的林业金融服务平台,成立林权收储担保中心(公司),森林保险全覆盖,全力推进民生工程。11个乡(镇、街道)110个村委会(社区)公益林达174.96万亩,发放补偿资金2499.24万元。

发展多元化林业产业,森林旅游蓬勃兴起,上演了一幕幕生态产业的华彩乐章。培育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4家,实现林业总产值10亿元,农民年人均林业收入1250元。

开展“古树王”“古树名木”评选活动,让古树名木有了“身份证”。彰显生态文化,开展“创森杯”征文赛、摄影赛、登山比赛等。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20余个,将爱绿护绿植绿理念深植于广大市民心中。

“叶新林换绿,花落地生香”。沾益,这座珠江源头的山水园林新城正随着创建森林城市的“绿色旋律”翩翩起舞。(沾益区创文办 施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