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收藏
马湾村是葵山镇的南窗口,辖5个村民小组1128户4956人(脱贫户和“三类”监测对象67户271人),2022年人均纯收入15671.00元。近年来,马湾村牵住产业发展“牛鼻子”,下好“融、特、精”三手棋,“一盘棋”推动乡村振兴。
党旗领航,融入力量促振兴
“既要选好一班人,也要用好一班人”。该村以组织提升为统领,以人才振兴为前提,选好、“育”好、用好本土人才。一是“党建+组织振兴”找准立足点。镇党委选派了1名业务强、能力强的镇党委委员到马湾村兼职党总支书记当好“头雁”。通过党员发展“双培”活动,把思想觉悟高、群众基础好的致富带富能人凝聚到党员队伍;把政治立场坚定、文化水平高、有技术特长的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二是“党建+群众意志”找准着力点。“马湾村发展做什么?—产业”“马湾村发展怎么做?—巩固支柱产业培育特色产业”“马湾村发展怎样做好?—栽桑养蚕”。马湾村党支部把乡村建设的“思路”“项目”“技术”摆出来,引领群众发挥主人翁作用,集群众最真实的声音、最鲜活的经验,让家乡建设成为群众意志。三是“党建+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找准发力点。发挥好乡贤人士、驻村工作队、致富带头人的“智囊”作用,帮助出点子、开方子、找项目,为群众增收致富找准新“丝”路。目前该村已成立了师宗葵山马湾蚕桑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党支部,引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蚕桑产业。
因地制宜,特色产业促振兴
“既要激发内生动力,也要增强外部推力”。该村注重在“特”字上下功夫,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一是坚持“一村一品”。该村自1981年“生产队”集体化栽种桑苗1312亩开始起步入道;1986年与丝绸厂签订销售合同和保价协议,邀请蚕桑专家培养本土技术骨干,构建“产—供—销”一体化保障的“订单农业”的雏形;2017年至今在脱贫攻坚和促进群众持续增收上再展风姿。40余年的坚持和发展,“一村一品”蚕桑生态农业、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二是加强利益联结。采取“订单合同+服务协作”模式,引进龙头企业与养蚕农户全覆盖签订蚕茧饲养及收购合同,在供苗、育蚕、销售等方面闭环运行。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师宗县马湾桑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和理事会统一生产、培育、定价,为产业发展护航、保护群众权益。通过“盘活型模式”加强资产资源管理,出租资产资源,实现养蚕户、村集体和龙头企业合作共赢。三是“政策+项目”拓宽发展前景。投入970万元项目资金扶持壮大马湾蚕桑产业。其中:投入50万元为栽桑养蚕户购买产业保险;投入520万元新植蚕桑1741.57亩,新建集体蚕房3幢,硬化基地道路6.7km;投入400万元新建蚕苗催青室、蚕茧深加工车间、修复蚕桑产业园区蚕桑灌溉水源点。目前,桑园面积7600余亩,覆盖农户760户2649人(其中脱贫户及三类对象37户140人),年产值约2300万元,蚕农户均收入3万余元,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
提质增效,精益求精促振兴
“既要树立标杆,也要自我突破”。该村原本是地理位置普通、资源禀赋普通、经济基础普通的“小透明”乡村,乘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实现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华丽转变。一是树立品牌提升价值。蚕桑产业是绿色生态品牌,产业附加值高,产业链延伸长,“桑、蚕、丝、绸”都具有极高的人文和生态美;马湾蚕桑产业发展历史可追溯,发展历程可借鉴,品牌、质量、市场稳控都很好,诠释了当地群众的劳动美和思想美。二是打通共治共享“最后一公里”。产业发展提高村集体收入,为建设效能党支部,强化基层治理提供有效保障。目前,该村已投入38万元改建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厚植“党建红”鲜明底色,进一步提升传达党建理论、服务党员群众、聚集党心民心功能;投入60万元建设绿美乡村;凝结党员干部、乡贤人士、群众等各方共识公益募捐46.23万元,投入村集体资金20万元新建公益性公墓。三是拓宽富民强村渠道。马湾村按照“培育特色产业,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治理效能”的发展思路,统筹推进其他产业发展。有投资1500万元的红砖厂、投资1500万元的非遗传承古建青瓦厂、投资300万元的机制木炭厂三个小微企业;有7600亩桑园、1400亩茭白、1210亩香葱、230亩大棚蔬菜、50亩猕猴桃6个产业基地。
(通讯员: 平延杰)